
西北产羊,在交通不便的过去,羊贩子们需要徒步远行,把羊赶到陇西,然后交给大贩子,再用火车皮运到发达地区。
有个小羊倌,本钱不多,每次就贩几只羊。为了生计,他不嫌辛苦,披星挂月就赶着羊往陇西城跑,这天天还没亮,羊倌早早起了床,赶着自己从山里收来的三只羊,去陇西卖。
正是冬天,天冷风冷路冷,连月光也是冰凉的,一片萧瑟。羊倌一路猛走,贩羊这事儿,去的越早越好。包了火车皮的大羊贩子,每次都会把火车皮装满。去的早了,就能和大贩子讨价还价,把羊卖个高一点的价钱,要是去晚了,车皮已经装得差不多了,那就没有什么喊价的余地了。
甚至,大贩子还要狠狠杀价,让这些小羊贩子空跑一趟,赔上一些。
这天,羊倌赶到到一片林子附近的时候,看到面前有个黑影,手里也牵着个东西,慢悠悠在路上走着。
羊倌年轻步快,赶前一看,只见是个一把年纪的邋遢道士,这道士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道袍,大冬天竟然赤着脚,边走路嘴里还边呼出热气,手里牵着一只羊。
羊倌对道士说:“老道长,这么冷的天,你不穿鞋,不冻坏了?”
那道士看了他一眼说:“你懂什么,老道我法力高深,火烧不着,冰冻不着,不像你们凡夫俗
子,畏寒怕热。”
羊倌乐了,这道士还蛮有意思,于是没话找话,又问道士:“道长,您这牵着一只羊,也是要去陇西赶集吗?”
道士说:“是啊,卖了换几个酒钱。”
羊倌笑着说: “道长可知道,这羊交给陇西的贩子,是干嘛用的?”
道士说:“我管他做什么,只要能给我钱就成。”
羊倌取笑道:“你怕不是个假道士吧,人家出家人不杀生不喝酒,你把羊卖给贩子,贩子肯定会杀了卖肉,你还换酒钱喝酒,哈哈哈,没见过这样的道士。”
道士哼了一声,不再理他。二人又走了一段路,羊倌忍不住又对道士说:“道长,你这么去卖羊,陇西城的人肯定会笑话你,不如把羊卖给我,免得你跑这么远,你看怎么样?”
道士似乎动了心,问道:“你给多少钱?”
羊倌说:“你出个价呗。”
道士想了想说:“我要二十元。”
羊倌乐了,这个价,半只小羊羔都买不到,他立即从怀里掏出二十元:“我买了,念你是个老人家,我不还价,你说二十就二十。”
道士接过钱,把羊脖子上的绳头递给羊倌,自顾自地从岔路走了,看那样子,很有可能是去附近的镇子换酒喝了。
羊倌呢? 手里牵着羊,前面赶着羊,一路紧走,天蒙蒙亮的时候,他就到了陇西城边,这时候,他突然发现周围有不少人,似笑非笑看着他,刚开始,他还很奇怪,过了一阵子,他发现人们都盯着他身后,于是也就回头看了一眼。
这一看,他可吃了一惊,只见自己手里牵着的绳子那头,系着的并不是一只羊,而是一个圆滚滚的麻袋。
羊倌蹲下身子,踹了口袋几脚,软乎乎的,又把口袋打开看了看,里面装着一大团乱糟糟的野草。
这下,羊倌懵了,自己明明收来的是羊,怎么就会变成一个口袋呢,手里的牵羊绳还是完好的。
他一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人,脚步也快,怎么想,都不可能有人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拴着羊的绳子解开,再给上面系一口麻袋。
唯一的可能就是,那个邋遢道士会法术,把一个破麻袋使障眼法变成羊,然后卖给自己。
要不是还赶着三只羊,羊倌真想蹲下来狠狠捶自己一顿。他垂头丧气地把羊卖给了大贩子,也没心思谈价,饭都没有吃,气呼呼地回了家。
为这事,羊倌闷闷不乐了好几天。
过了半个多月,羊倌又去陇西城贩羊,这次,等他走到当初遇见道士的林子时,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。
羊倌心下一阵狂跳,正想把羊丢下去追,谁知那道士却主动走了过来。
看他脸上满是笑容,羊倌气不打一处来,想要开口责备,那道士却抢先出声:“哎,你可别动嗔心,别骂,要怪就怪自己贪便宜。”
羊倌说:“你一个出家人,怎么能干这种坑蒙拐骗的事情?”
道士嬉皮笑脸地说:“老道又不想上天,怎么就不能干? 再说,那羊是你主动要买,可不是我非要卖给你,再说羊哪有卖二十元的,你若是个厚道,也不会不还价。”
道士这么一说,羊倌竟然无言以对。
道士看他愣住,变得更开心了,走到他身边:“当时老道窘迫,没钱换酒,这才出此下策,得罪得罪,这是二十元钱,还给你了,你也就别记恨老道了,哈哈。”
道士说完,把一叠钱塞到羊倌手里,哼着小曲走了。
羊倌不放心,反复检查那几张票子,确定是真钱无疑,他又抬头望去,道士已走得不见踪影了。
自此之后,羊倌每每路过那个小树林,都会想起那个神秘的邋遢道士,道士虽然捉弄了他,但他毫不记恨,甚至心里还想再会会那道士。
另年秋天,羊倌又赶着几只羊来到陇西,卖了羊之后,找了家面馆,打算吃碗biangbiang面。
羊倌的面端上桌之后,他刚吃了几口,就听到旁边有人不停吧唧嘴,扭头一看,只见一个邋遢道士,正埋头吃一碗面,吃得不亦乐乎。
羊倌再一细看,这道士,不正用破麻袋变羊,唬过自己二十元钱的那个道士吗? 羊倌赶紧挪过去:“道长,你也吃面啊,真没想到,能在这儿遇到您。”
那道士抬头看了一眼羊倌,用脏兮兮的袖子抹了一下嘴:“哦,是你啊,怎么,要请客啊?”
羊倌说:“一碗素面,也就几毛钱,我请道长太寒酸,要不,我请您出去喝两杯?”
道士乐了:“哎呦,你这家伙有长进啊,不贪小便宜了? 我可告诉你,老道酒量很好,别把你那几个贩羊钱都喝光了。”
羊倌笑着说:“您能喝多少,就喝多少吧,我和您也是不打不相识,我一直念念不忘,琢磨您怎么能把一个破口袋变成一只羊。”
道士站起身来,把面汤一干:“雕虫小技何足挂齿,道爷有的是本事,你不是请我喝酒吗? 走啊。”
羊倌很高兴,就领着道士出了门,他自己平时省吃俭用,请道士喝酒,肯定要大方些,所以就没去贩夫走卒喝酒的小酒馆,而是去了一家高档点的酒楼。
酒楼小二一见他俩打扮,便爱搭不理,懒洋洋地招呼他们坐下,丢过来一个菜单,就抽身要走。
道士伸手一拦:“小二哥,干嘛去,是不是觉得老道没钱呐?”
小二转身皮笑肉不笑地说: 不敢,那可不敢,不过道爷,我们这儿的酒,都是好酒,可不便宜,不知道您要点哪一种?”
道士笑笑说: 最好的陇西大曲来一斤,葫芦鸡、温拌腰丝、煨鱿鱼丝、带把肘子、金钱发菜、奶汤锅子鱼,这几个就可以。
羊倌一听这语气,不由暗暗吃惊,看道士一身破衣烂衫,没想到还见过世面,言谈举止,丝毫不怯,又有点担心,他是想请客不假,但是好酒好菜这么点,兜里那点钱,还够不够啊?
小二听完道士点菜,有点迟疑,道士从怀里掏出一大把票子:“小二哥,饭钱道爷一分不差,上菜快些!”
小二这才眉开眼笑,应了一声去打酒端菜了。
没过一会,酒上来,道士急不可耐,端起酒壶先给自己倒了满杯,连喝了三杯后,这才对羊倌说:“来来来,喝酒喝酒。”
羊倌酒量不好,一会就面红耳赤,道士也不劝酒,自斟自饮,频频举杯,过了一会,菜上来了,道士刚才吃了一大碗面,但是上菜后,仍然风卷残云,吃相相当难看,引得周围食客纷纷侧目。
道士吃完饭,打了个饱嗝,就在羊倌以为要结账走人的时候,道士却又开始喝起酒来。
这时,羊倌才发现不对劲。他们桌上的酒壶,说是一斤酒,估计也就八九两,但道士喝了这么久,那酒壶里却一直能倒出酒来。
羊倌好奇,将酒壶拿过来一看,酒壶里的酒,竟然还压手,满满当当的。
羊倌愣了,越发觉得眼前这道士,真不是凡人,他悄声问道:“ 道长,这酒?”
道士嘿嘿一笑,又喝了一杯,说:“你赶紧多喝几杯吧,这是好酒,我看你平日里也肯定不舍得买,这次老板请客,你就不要客气了。”
说完,道士给羊倌满上,又给自己满上,碰了一下,一饮而尽。
小二和掌柜忙前忙后,也注意不到这些细节。
又喝了一会,道士端起酒壶倒酒,却发现酒壶空了,道士意犹未尽地说: “唉,没有了没有了。”
就在这时候,有个刚上楼的客人招呼小二:“跑堂的,给我们打一壶最好的陇西大曲来!”
小二应声揭开了酒坛子的盖子,却发出了一声惊呼。
他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喊道:“掌柜,这坛子里的酒,早上还有七八斤不止,怎么就空了呢?”
那道士起身对羊倌说:“吃饱喝足,走啦。”
羊倌想结账,但是道士却抢先拿出几张票子,递给了小二,小二下意识接过钱,脑子里还在回想酒坛子空了这件事。
看着小二懵住的表情,就像一只被雨打了的蛤蟆一样,羊倌想起他们刚上楼时小二那趾高气昂的样子,莫名觉得好笑。
下了酒楼,道士对羊倌说:“你这人,还不错,舍得花钱请老道我来这么好的地方喝酒,有长进。”
羊倌脸一红:“惭愧,道长您非要抢着结账,不过咱们喝的那酒?”
道士哈哈大笑:“那自然是掌柜请客啊,这酒楼,太势利眼,连小二都不正眼瞧咱们,我喝点他的酒,怎么了? 哈哈哈哈哈。”
羊倌一听这话,就知道道长这次又是耍了什么法术,把人家酒坛子里的酒,神不知鬼不觉搬运到自己酒壶里了。
道士说完,抱拳对羊倌说:“我还有事,走了,咱们后会有期。”
羊倌抱拳,还想说几句话,但那道士却已经飘然离去了。
(未完待续)
